
員工佳作
記得小時候最愛過年了,因為有壓歲錢,有新衣服,有小伙伴一起放鞭炮、放煙花,和大人們一起走親訪友……但自從工作后,“年”味愈發(fā)淡了,能和家人吃一次團圓飯就是最好的期盼,一碗臊子面成了獨有的家的味道。
今年除夕不用值班,公司調(diào)整時間后可以除夕前一天回家,所以早早的收拾行李開車回家,說早也不早了,因為年前的一場大雪使我的行程又慢又長。但公司的年貨簡直是“回家路上的高光”,每一樣都戳中我的“心巴”,帶著這份溫暖回家,年味兒已然拉滿。
家里的時鐘好像被調(diào)了倍速,轉(zhuǎn)眼就到了除夕,母親由于工作原因沒法回來,父親就頂替了“廚師長”的職務,我想要找個打雜的活也被父親婉拒了,“我一個來就好,你去照顧蓉蓉,她身子越來越重了,干個啥不方便?!蔽液推拮咏Y(jié)婚才8個月,這是她嫁過來第一次在婆家過年,我也怕她不自在,所以也就沒再執(zhí)著于打雜的活計。春晚一如既往的無聊,我們倆給未出世的孩子講著過年的習俗,感受著他高興的在肚子里左一扭,右一扭,時間也就慢慢過去了。
不多時,父親推開門,將他的成果一盤一盤的端出,“你倆先吃著,我調(diào)湯?!闭f到調(diào)湯,父親做的臊子面湯是符合我的口味的,只是略微有點酸,記憶里的酸味使我的口水分泌了一些,也更期待今年的味道了。只見他熟練的備好菜,往鍋里倒了一點油,把姜末倒進去炒香,然后撒鹽、倒醋,滋啦一聲香味涌入鼻腔,而且這一步是整個步驟的靈魂,因為鹽和醋需要借助燙油來完美融合。隨后加入適量的開水煮沸,后面就需要加入底菜,蛋皮,韭菜花,還有臊子等,然后煮沸就算大功告成。他那一氣呵成,信心滿滿的樣子給了我一種他和春晚節(jié)目一起排練大半年的感覺。
我們一起吃了會兒菜,喝了些酒,在贊嘆他深藏不露的廚藝期間,他又一次鉆進廚房煮起了面條。不一會兒,他端出了兩碗面,并且滿心期待的等著我們舉起滿分的牌子。我們倆嘗了一口后給了他榮升“廚師長”的肯定,他好像長舒了一口氣,興許是他和我們倆一樣,多了一重身份之后的小心翼翼。
除夕的夜很長,我們推杯換盞到深夜,他講了好多年輕時候的故事,我母親懷我時候的故事,以及對我即將成為父親的忠告,那晚我和父親說了“一年”的話,喝了“一年”的酒,我也更期待來年飯桌旁的我們一家四口和那個咿呀學語的小不點。
(張超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