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員工佳作
又是一年端午節(jié)。還記得小時候有一首歌謠里唱道:“端午節(jié),門插艾,香滿堂,吃粽子,灑白酒,龍舟下水喜洋洋”。一首歌謠,把節(jié)日演繹的風聲水起。
端午節(jié)的習俗各地不一,但是端午節(jié)吃粽子,古往今來,各地相同。吃粽子的習俗,是為了紀念屈原。從古至今,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著揮之不去的“屈原情結”。據(jù)說,屈原投入汩羅江后,人們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,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,以免魚蝦破壞他的身體,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。唐代文秀《端午》詩中說:“節(jié)分端午自誰言,萬古傳聞為屈原??靶Τ彰烀欤荒芟吹弥背荚?。
記得小時候,媽媽一邊包粽子,一邊給我講屈原的故事。粽子煮熟了,剝開一個嘗嘗,粽香四溢,軟糯可口。雖然我嘴里吃著粽子,心里卻被屈原的故事所感動。其實,很多故事和民俗都是在廚房里,被母親們代代相傳。
吃粽子的習俗延續(xù)至今,已經(jīng)演繹出了異彩紛呈的“粽子文化”,現(xiàn)在的粽子花樣翻新,做法各異,而唯一不變的是我們對粽子源頭的解讀。這里面,有我們民族最真摯的愛國情感。自古以來,我們就把那些舍生取義的人作為我們的精神向導,這一點體現(xiàn)在很多民俗的細節(jié)里,隨之我們的內心也因此純凈而豐盈。
另外,端午節(jié)很多地方有賽龍舟的活動,也是為了紀念屈原。
端午節(jié)又稱“重五”,所以很多習俗也與“五”這個數(shù)字聯(lián)系在一起。有的地方有吃“五黃”的習俗,“五黃”指黃瓜、黃鱔、黃魚、咸鴨蛋黃、雄黃酒。記得汪曾祺的散文《端午的鴨蛋》中寫道:“平常食用,一般都是敲破‘空頭’用筷子挖著吃。筷子頭一扎下去,吱——紅油就冒出來了?!鳖D時,我的口水就要流下來了。
端午節(jié),有的地方要插“五端”,“五端”指菖蒲、艾草、石榴花、蒜頭、龍船花、用來驅毒祈福。小孩們要佩戴香囊,用紅、黃、藍、黑、白五色絲絨線系在脖子、手腕或腳踝上,里面裝著芳香藥物,以祛五毒。
艾草搖曳,粽葉飄香,龍舟待發(fā)——端午節(jié),從兩千多年前的歲月之河上款款而來。
(符璟琪)